2025年5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应急学院”)、江门市教育局、江门市科学技术局、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科学院大学江海智慧安全应急联合实验室承办的“江门市科技赋能校园安全交流活动”在江海区高新第一小学成功举办。
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程大欣,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副院长孙龙涛,江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佩珊,江门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梁富鸣,江门市发展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胡其波,江门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刘长虹,江海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甄瑞珠,应急学院副院长焦建彬,应急学院院长助理詹伟等出席活动。江门市各区县教育局、科技局负责安全同志及江门市各中小学校长代表参加活动。
活动聚焦“智能化技术在校园安全应急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实践路径”,举行了基于焦建彬副院长“应急管理2.0”理念研发的“智慧安全校园示范系统”启动仪式。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科技合作处处长孙金龙,江门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梁凤琼为活动致辞。
图1 广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程大欣,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副院长孙龙涛,江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佩珊等领导启动高新一小“智慧安全校园示范系统”
图2 “智慧安全校园示范系统”操作展示
图3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科技合作处处长孙金龙致辞
图4 江门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梁凤琼致辞
智慧安全校园示范系统通过构建多源数据融合中枢,以线上信息流、数据流为主线,依托应急事件“监测预警-态势推演-智能处置”管理体系,实现对校园安全事件的实时监测、智能预警与协同响应,为校园安全管理打造智能化的创新方案。
智慧安全校园示范系统建设了数字孪生可视化管理平台,真实还原校园三维场景,对接学校现有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增加AI视频分析能力,在试点区域实现人脸识别和行为分析等智能化应用,达到“一屏观全校,一屏知全貌”的智能化管理目标。
活动特邀广东省校园安全教育与管理协会张永华教授、北京教育学院李雯教授、应急学院焦建彬副院长围绕科技赋能校园安全作主题报告。
图5 张永华教授以“对大安全观下中小学安全工作的思考”为题作报告
图6 北京教育学院李雯教授以“数智技术赋能学校风险防控体系建构”为题作报告
图7 焦建彬副院长以“应急管理2.0与中小学校园安全融合发展”为题作报告
焦建彬副院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道:“我们在江海区高新第一小学校园的关键区域安装了智能摄像头和传感器网络,通过人工智能实时分析学生的行为特征。当系统识别到危险动作——如学生试图进入天台或攀爬栏杆时,将立即触发预警机制并报警。此外,系统还能进行深度行为分析,例如对多名学生聚集场景的长时间动态监测,我们会通过学生的行为和动作进行分析,真正通过人工智能模式,对校园安全进行科学管控。”
焦建彬副院长表示,目前智慧安全校园系统已经运行一段时间,效果良好,今后将通过不断积累、不断完善这套系统,进一步推动智慧安全校园系统在江海区以及全市使用。
智慧安全校园示范系统启动仪式不仅是一次成果的展示,更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与江门市人民政府深化合作的新起点。未来,江海联合实验室将进一步整合科研资源、加强合作交流,推动更多“从实验室到校园”的技术转化,织密校园安全防护网,守护师生平安。
活动期间,焦建彬副院长向江门市各中小学校长代表作招生宣讲,围绕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招生政策、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详细解读,同时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大学依托国家任务育人的独特优势,以及“院所融合”“科教结合”的创新教育模式,鼓励江门市优秀学子积极报考,为国家科技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助力国家高水平科技领军人才培养。
图8 焦建彬副院长作招生宣讲